首页 > > 林黛玉陆离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 54、第 54 章

54、第 54 章(1/2)

目录

陆离摸着下巴想了想。

“书拿来!”他回过头,看了景文一眼。景文忙从背后的包袱里掏出一本书,捧过去。陆离接在手里,晃了晃,他知道楚三栋大字不识几个,也没读过书,便也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说:“这本书叫《齐民要术》,里面有很大的篇幅写农艺、造林、育苗之事,还有一篇专讲嫁接的,还有苗木杂交的方法。”

说着他掀开书,将写嫁接方法那一篇逐字逐句念了出来。说的十分详细,从时令、苗木挑选、到方法,乃至对土壤等得要求,都写的十分细致。

楚三栋听得面部表情很是丰富,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咬唇,一会儿搓手。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前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似乎忽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陆离看他面上似有松动,便合上书道:“如果你跟我走,我会找先生教你读书识字,不出半年,你便可以流畅的读书。我听令尊说,你自己鼓捣那么多年,除了鼓捣出一些不伦不类的苗木,唯一得意的便是那棵梨苹果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打量楚三栋一眼,见他蹙着眉头、苦着脸,表情十分之复杂,既有懊恼、痛悔、悲酸,也有恍然、亢奋、希冀,像黑暗中忽然看见了一束光的感觉。

这事成了八分了。

陆离勾勾唇,接着说:“但你若能看书便不同了,你可以汲取更多人古人的智慧,比你一个人钻研鼓捣的效率高出天去。你自己好几年才领悟的东西,古人可能早就知道了,书上都有,只消看一眼,便免你几年的辛劳。时间那么宝贵,何不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上,非要做无用功?你自己好好想想,明明古人已经研究明白的事儿,你还浪费好几年的时间琢磨,值不值得?写嫁接、育苗等农艺的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届时你想看哪一本便看哪一本。”

说着他停下来,再次打量楚三栋,他的表情告诉陆离,他明显已被说动了。

陆离微微一勾唇,看来自己来之前特意去书铺买了一本《齐民要术》,还真是买对了。

摸摸下巴,他接着道:“我读过许多农书,对这方面也不是全然不懂。杂交可以优化苗木品种,我想你也是知道的。你一年到头在这庄上待着,所见的苗木有多少?但你若跟了我,便可以天南海北的走,邂逅各种各样的苗木,才有机会鼓捣出更好更高产的作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只要这楚三栋不傻,便该知道如何抉择。

陆离甚至看到楚三栋双手紧紧的攥着拳头,连身子都在微微抖动着,那是激动时人身体的本能。他便明白此行的目的达到了,既收了人才,也得到了大量的梨苹果。买梨苹果也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林妹妹喜欢吃的东西,自然还是要买的。

陆离跟楚三栋又呆了一会子,说些关于苗木的知识,又给他念了一段嫁接树木的文章,最后还很大方的把《齐民要术》那本书送他了。

捧过书,楚三栋激动的落下泪来。

这种情况虽然有些夸张,但陆离也不是全然不能理解。大概就相当于你暗恋了很久连话都不敢搭一句的女神,有一天不仅对你笑,还说愿意当你女朋友,就问你激不激动?毕竟谁还没个情怀呢。

当然,还有另一种原因,古代读书人是非常受尊重的。像楚三栋这样的农家子弟,能写个自己名字,都是难得的了,恐怕把全村翻一翻,都未必能找出一本书来。古代是灯油比肉贵,蜡烛比灯油贵,纸比蜡烛贵,是以百姓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进了夜间到处黑咕隆咚静悄悄的,能读得上书的都是殷实人家,怎么也得是个小地主才行。

楚三栋长这么大,估计手都没碰过书,在他看来这不仅仅就是一本书而已,或许代表着更多的情怀甚至是理想。虽然他可能理解不了理想这个词,但是他还是有自己朴素的追求的,不然不至于蹲在地上一鼓捣就是许多年。

陆离类比一下,若他还是当年那个基层小公务员,有一天忽然被领袖大boss看上,说你跟我干,保证以后你有一个远大前程,别说激动、落泪了,估计他当场都能厥过去。

虽然不识几个字儿,楚三栋抱着书一页一页翻了翻,小心翼翼用指尖悬空着摩挲,似乎怕自己粗糙的手指把珍贵书本个摸坏了。

“公子……这,”抬头,他用一种不敢相信的语气,“这书,真给我了……?”

陆离道:“自然,我送出去的东西,还从来没有收回来的。”

“那……谢谢公子了。”楚三栋嘿嘿笑了笑,捧着书本手忙脚乱的看了看,没找到存放的地方,最后把自己穿着的一件颇有些褴褛的外衫脱下,小心地包好,贴身揣在上方衣襟里了。

随后,陆离和楚三栋一起回了他那个一贫如洗的家,楚老汉已从地窖里又挑出几筐梨苹果来。陆离了然的看了他一眼,默默叹口气,就知道这老人家不会听他的话好好歇着的。

这种事他上辈子扶贫之时也见过许多,底层人民就是这样,当基本物质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时候,跟他们讲什么养生、未来都是扯淡。他扶贫的那个小山村也是,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往外跑,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多为老人、孩子。苦了一辈子的老人省吃俭用,常常生了病也不去看,靠一个忍字,他亲眼看见过一个六十多的老大爷被石头砸碎了脚趾,也不肯就医,让他自己长,最后留下一走一破的后遗症。

说起来也是悲哀,但凡有钱,谁不想过富足享受的生活,有时候也是没办法。

从有人类社会那天开始,便有阶级的划分,财富永远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还是被割的韭菜。世上穷人千千万,救得了这个救不了那个,靠个别富人的善心根本不行,还得是制度的改进。恐怕这个难题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消除吧,当然,前提是真的有共产主义。

“公子爷……”楚老汉咧着嘴,笑得露出两排残缺不全的黑黄牙齿,“您要多少,这些够么?”

陆离道:“我家里人口多,这些还不够塞牙缝呢。”

楚老汉:“地窖里还有——”

话音未落,便被楚三栋打断:“爹,这位公子可是我们家的大贵人!”于是将陆离说教他认字儿读书,还送他一本书,给他百亩良田让他尽情鼓捣,还保证他们父子俩的生活等等之事都跟楚老汉说了,还小心翼翼把陆离给他的书掏出来给老汉看。

楚老汉半天才反应过来,叹一声:“我们祖上真是冒青烟儿了呦,菩萨显灵,阿弥陀佛……”念了一大串,又要给陆离磕头。

陆离忙扶起他,说:“老人家,不是我施恩于你们,是令郎值得我这样做,相信我,令郎未来的成就,会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士农工商,农业一直是封建统治的根基。连最末流的顶级商人都能被后世当做财神崇拜,楚三栋若是真能将粮食产量翻几番,让老百姓都有饭吃,再不受饥馁之苦,就是朝廷也会大肆嘉奖的,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古代匠役之家很多都是世世代代从事一种职业,积累下丰富的经验、绝技,不是现代那些泛泛而学之人能比的。像楚三栋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是方向、眼界和一些外在辅助条件,只要创造了何时的条件,他们的成就绝对不会亚于现代那些科学家。

其实嫁接、杂交提高植物性能的技术自古以来都有,有些技术是失传了,有些是因为外在条件限制,没有更深入下去。古代人大多数普通人,如果不出意外,一辈子就在方圆二三十里的地方生存,根本找不到多少可以杂交的植物。古代交通不方便,富贵人家才能骑马乘车,普通人基本是靠两条腿儿,而且对户籍限制严格,基本上是把人禁锢在那方圆几十里的地方。便是有像楚三栋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天天满世界去找不同野生植物来做实验。

但这些限制对官家来说不算什么,毕竟是封建社会的特权者嘛。有时候有一个官身,不仅是为了叱咤风云,更多的是一种保障,一种对自己占有财富所有权的保障。普通的富户若是没有当官的人做后台,是很没有保障的,你拥有的一切都会因为官员的一句话化为乌有。不是有那句话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陆离如今虽然不是官神,但他父族母族皆是世代簪缨之族,能很方便利用各种资源。

比如陆离召集一大批人,便可以调动自己的资源全国各地寻找相近的稻谷、麦子等野生苗木,进行杂交培育。

现代产量大增的杂交水稻不也是这样研制出来的么。

陆离说的话,楚老汉还不大相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反驳,便只是摇着头不吭声。陆离也不在意,他没必要现在就让老人家相信他的话,事实如何,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看到的。

陆离清了清嗓子,看向老汉:“老人家,您地窖里还有多少梨苹果?”

楚老汉:“怎么也不会比这少。”他指着地上的几筐。

陆离搓了搓手:“我下去瞅瞅?”挑眉看向楚老汉。

老汉说:“地窖都是尘土,公子这身打扮,只怕出窖时衣裳都腌臜了。况且里面黑,地又不平整,若是摔一跤更了不得了。不若这样如何,让三儿下去搬,都搬出来公子在地上看也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秦金龙华沉鱼楚柔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文豪少女的二次元时代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许初愿薄宴洲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许初愿薄宴洲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 陈飞宇苏映雪 叶辰萧初然 上门龙婿 临安不夜侯 退婚后她转身嫁给千亿隐富许窈顾峻
返回顶部